2012年,有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震撼了中国荧屏,《中国好声音》在众多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,不但收视率创综艺节目新高,造星速度也创下新纪录。为什么《中国好声音》能在超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群未来之星?
秘诀就是导师制。导师制可以用领导—成员交换理论(简称LMX理论)来阐释:在组织中,领导者(指导者)会将某些下属(被指导者)划分为“圈内人”与“圈外人”。他们会对圈内人给予更多关照。“圈外人”若想变成“圈内人”,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。
那么,从《中国好声音》中,我们看到导师可以帮你什么呢?
一、导师会激励和引导你,让你保持创业的激情,保持自信。比如《中国好声音》中导师庾澄庆对学员吴莫愁的力挺。创业者的境遇也是如此,你也许起初并不被看好,这时如果有一位导师鼓励你,你便会重拾自信。
二、导师可以帮你了解行业内的隐性知识(tacit knowledge)。隐性知识往往只能通过“师传”,有时还需要中间人介绍高人帮你参悟。那英不是摇滚歌手,但她将梁博引荐给了汪峰与崔健,让梁博从摇滚前辈的隐性知识中悟到了摇滚的灵魂。创业也需要隐性知识,那些难以表达的技巧、经验,还有洞察力都属于这个范畴。
三、导师可以凭借对行业的理解,帮你建立并完善商业模式和架构。《中国好声音》在盲选阶段比的是声音,但随着赛程的行进,“唱什么”和“怎么唱”才是最关键的。导师那英对梁博最大的贡献之一,就是为他选了最后的那首歌。Facebook今年上市后,创始人扎克伯格仍掌握着公司绝大部分股权,得归功于导师帕克帮他设计了双层股权结构。
四、利用导师的行业内资源和人脉,建立战略联盟,共享技术,或者共享资源。在《中国好声音》的“导师考核”阶段,四位导师还分别请自己的好友来帮助辅导学员。在创业过程中,创业者如果能得到更多“贵人”相助,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。
五、让导师成为你新创企业的外交官,让他帮助谈判。在《中国好声音》中,吴莫愁唱完《痒+天涯歌女》,庾澄庆的那段背书不仅说服了其他导师,而且说动了一些媒体记者。历经商场沉浮荣辱的帕克也曾代表扎克伯格与风投谈判,寸土必争。
创业者该如何建立和发展与导师的关系,并充分发挥导师的力量呢?在双方关系进展的四个阶段,应该有不同的表现。
一、接触、评价阶段 此阶段相当于《中国好声音》的盲选阶段。想让导师为你“转身”,为你的事业投入,你的“声音”就得有辨识度,即你得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。而且还得跟导师的特色“对路”。
二、认识、行动阶段 这也是《中国好声音》的导师考核阶段。这阶段要让导师看到了你的进步,激励导师继续为你投入更多的资源,并从导师的“圈外”慢慢进入“圈内”。
三、感情、信任阶段 这也是《中国好声音》决赛以及决赛后的阶段。在这一阶段,导师与学员的关系升华到感情高度,随着信任的建立,师徒会建立起高质量的交换关系。
四、维持阶段 创业者可以每月给导师发送电子邮件,回顾过去的谈话,同时告诉导师自己的新进展。